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高水平地方高校二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申报的通知
中乒院、各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根据学校《关于开展本市高水平地方高校二期建设的通知》要求,以及创新人才培养任务及经费建议,现组织开展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本科、研究生)的申报工作,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一)一流本科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一流本科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应围绕以下五类进行申报:
1. 一流本科专业群建设:支持已获批国家级/市级的一流专业和课程建设。(经费建议:获批国家级的一流本科专业,每个专业建设经费50-100万/年,获批市级的一流本科专业,每个专业建设经费20-30万/年;获批国家级的一流本科课程,每门课程建设经费3-5万。)
2. 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支持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新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等。(经费建议:每个新专业建设经费20万/年,精品课程建设经费8-10万,精品教材资助出版经费5-8万,新文科教改项目支持经费3-5万。)
3. 体育拔尖人才培养: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业、学科竞赛、高水平竞技体育与支撑型人才培养、运动心理健康人才培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生物技术与反兴奋剂人才培养、蕴瑞学苑(竞攀班、创智班、创业班)等建设。(经费建议:一个培育项目、赛事或实验班等,资助经费50万/年。)
4. 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支持现代产业学院(运动与生命健康产业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运动单项学院、大数据与体育人工智能科创中心等产教融合项目。(经费建议:一个产业学院,建设经费100-200万/年,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和运动单项学院建设经费20万/年。)
5. 体育特色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支持国家级/市级/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及应用、实践教育教学课程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经费建议: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10万/年,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5万/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经费20-30万/项;实践教学课程5-8万/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20-30万/年/个。)
(二)一流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一流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应围绕以下四类进行申报:
1. 学位点专业提质培优工程:培育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冷门学科和专业学位博士等学位点建设数量,支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或者特色方向(体医融合、体育人工智能),支持关键技术领域设立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培育新增一级学科授权点,支持一流学科整合一流师资,建设优秀导师团队等。(经费建议:每个培育的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200万/年,每个特色方向100万/年; 科技创新基地建设,100-200万/年/个;培育新增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经费40万/年/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经费20万/年/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经费15万/年/个;优秀导师团队10-20万元/个。)
2.研究生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围绕国家和地区人才需求支持建设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研究生优秀教材和优秀案例建设等。(经费建议:每门课程安排5-10万,优秀教材5-10万。)
3. 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支持产教联盟(体教联盟)、研究生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等项目。(经费建议:产教联盟秘书处所在高校工作经费50万/年/个;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基地30万/年/个。)
4. 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水平竞技体育与支撑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生物技术与反兴奋剂人才培养,支持各类学科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经费建议:经费建议:一个培育项目资助经费50万/年;学科竞赛/专业技能竞赛10万元/项。)
二、工作安排
5月6日前,各学院按照学校通知要求,填写《上海市市级财政项目预算评审申报文本》《上海市市级财政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项目预算资金申报明细表》,电子版发送至指定类别联系人,教务处、研究生处汇总后上报。
本科项目填报联系人:陆丹,65506115,jxk@sus.edu.cn
研究生项目填报联系人:王琳,65508073,wanglin@sus.edu.cn
附件:
附件1:上海市市级财政项目预算评审申报文本
附件2: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
附件3:项目实施内容资金测算明细表
附件4:附件3“项目实施内容资金测算明细表”填报说明
附件5:预算相关财务标准文件
教务处 研究生处
2021年4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