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2024〕19号
中乒院、各学院:
为进一步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工作,确保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督〔2020〕5号)(以下简称《通知》),以及本科生毕业生工作的总体安排,现将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根据教育部及上海市教委相关要求,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抽检结果将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本科专业认证以及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
各学院需严格按照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相关文件要求,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成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工作的组织与实施。认真做好开题、选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毕业论文查重、抽检、优秀毕业论文评选、质量监控、材料报送及归档等各项工作。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负责在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指导与监督。学生应严格遵守学校和学院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工作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
各学院应认真落实每一位毕业生的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督促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相关工作,要求学生主动与指导教师保持联系。
二、选题与开题
(一)工作要求
各学院应于本学年短学期开始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开题工作。具体应进行以下工作:
1.动员
在开题工作开始前召开动员大会,使学生提高认识,明确毕业论文(设计)目的要求和工作进程。
2.讲座
各单位开设结合本专业的科研方法讲座。
3.选题
(1)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提出意向性选题;
(2)学生在选题时,原则上一人一题;
(3)选题基本原则:专业性、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
4.安排指导教师
各单位根据学生意向性选题及教师专长安排指导教师。
5.定题
学生须跟随指导教师进行科研学习和训练,形成一定的科研能力,再初步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生可在此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研究体验,与指导教师商定最终题目。
(二)学生题目提交与指导教师接收
下学期9月30日前完成。该环节需在教务系统内进行,基本流程为:学生申请题目并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审核接收。学生具体操作指南见网页https:/info/1232/5187.htm;教师具体操作指南见https:/info/1234/5189.htm。
三、中期检查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教学周完成。检查内容包括工作计划、毕业设计规范要求、论文(设计)清单、《教师论文指导工作手册》(https:/info/1234/5193.htm)、《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记录》(https:/info/1232/5191.htm),抽检数量为专业人数的10%,具体要求见附件1(该附件为督导组填写,学院不必填写,仅供备查参考)。学生需按照《bat365在线平台官网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规范》(见https:/info/1232/5199.htm)认真撰写论文。
四、预答辩
各学院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教学周前完成预答辩,预答辩的形式和安排可自行拟定。
五、学术不端(重复率)检测
为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避免学术不端行为,根据《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学位〔2010〕9号),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重复率)检测(以下简称查重),具体工作办法及时间安排详见附件2。
六、抽检
抽检分两轮次,各学院负责抽检工作的具体实施,具体抽检要求见附件3。各学院在抽检前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抽检汇总清单(见附件4)并报送至教务处备案,组织评审专家填写《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专家评审表》(见附件5),并做好留存和归档。
七、答辩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10周前完成答辩。各学院在自行安排答辩,并在答辩前一周将答辩日程表(见附件6)提交督导组,督导届时安排抽查。
答辩后最终论文题目需要修改的学生,可在教务系统内提交题目修改申请,题目修改申请时间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12周前完成,学生操作指南见网页https:/info/1232/5196.htm;指导教师线上审核操作见网页https:/info/1234/5197.htm。未经修改流程审核的,学生最终成绩单上的论文题目不会改动。
八、优秀毕业论文评选
由学院自行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推荐工作,具体要求见附件7。需提交评审专家组签字、加盖学院公章的《优秀论文(设计)题目汇总表》电子扫描版(见附件8)。
九、成绩报送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13周前完成论文成绩上报。
十、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各学院应认真做好本届论文工作的总结,总结应内容客观、数据准确、详实。总结内容要结合论文工作中重复率检测、督导对中期、答辩、质量抽查等环节指出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等。
十一、资料归档
(一)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由各学院负责归档保存,保存期为五年。毕业论文(设计)归档资料包括: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清单(题目、作者、指导教师、成绩等)、重复率检测报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记录》、《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手册》、答辩日程安排表、两次抽检的毕业设计(论文)抽检汇总清单及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专家评审表、本届毕业论文总结、过程管理中涉及质量监督的各类特殊情况说明等纸质版和扫描电子版。
(二)学生
学生须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类为文字说明部分)、《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记录》终稿。终稿须提交PDF版,操作同查重检测论文提交步骤。论文(设计)提交至网页中的“论文”栏目内,《工作记录》提交至“其他”栏目内。提交截止时间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13周前完成。未提交或未按以上要求提交材料的最终成绩单将会显示错误,请按时、按要求提交。
如有更改,另行通知。
特此通知。
上海体育学院教务处
2024年7月3日